1月3日下午 ,测绘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交流会在204报告厅举行。此次培训交流会以“如何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为主题,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龚龑教授应邀做专题讲座。副院长邹进贵、史振华及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邹进贵主持。
龚龑教授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的四个特性:逻辑性、启发性、学术性、前沿性展开讲座。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设计中的课时安排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与方法、板书设计、文献与资源、课后学习等8个方面分享教学感悟和经验体会。龚龑教授的讲解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为青年教师上了一堂丰富的教学示范课。
随后,参加全国测绘类讲课竞赛获奖的四位选手袁强强、郭斐、章迪、张豹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比赛体会和收获。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青年教师就教学与科研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讨论交流。
“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讲好一堂课和做一场学术报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要求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能力,首先,你要仔细研究你的讲授对象“。“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做好了,会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课讲得更好,反之,讲课也可以让我们基础知识更扎实,促进做科研的厚积薄发,““上测绘专业课,不光要讲清楚知识点,还要会讲故事,讲好我们的测绘故事,我们要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青年教师踊跃发言,畅谈体会。
邹进贵副院长讲话。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在认真讲好课的同时,还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传承和弘扬我院特色品牌课程《测绘学概论》中的院士们的精神和风范,他们不仅悉心讲授专业知识,还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传承坚韧的科学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教书又育人。
史振华副院长讲话。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2019年工作成效,本科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科研经费破亿元,青年国字号人才等工作成效显著。他强调,学院改革发展取得的进步,离不开青年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与努力,希望青年教师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胸怀远大抱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只争朝夕,为学校、学院的发展贡献更大能量。
龚龑简介:男,1979年出生,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珞珈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和农业定量遥感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63计划、国防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四十余篇学术论文。主讲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后获得2012年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14年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和“教书育人奖”,2017年第十二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等荣誉,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