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院承担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2011年度结题特优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消息,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许才军教授负责的2011年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利用GPS与IM/WS干涉测量监测鲜水河断层变形”(项目号:40874003)获得特优。在地球科学三处(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大地测量领域)当年结题的170个项目中,荣获特优的项目共有17个,其中面上项目10项,青年基金项目7项。
本项目利用GPS 和WS/IM InSAR 数据研究鲜水河断层地壳变形,具体研究WS/IM InSAR 模式干涉处理及拼接方法,拓展D-InSAR 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进行WS/IM 干涉图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利用GPS+MERIS 数据资料、模型以及人工角反射器CR 技术消除InSAR 干涉图中轨道误差和大气延迟误差的方法;联合GPS 与InSAR 升轨、降轨斜距形变量和方位向偏移量资料建立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三维变形场;通过获取鲜水河断层精细的三维形变场图像,考虑地壳结构、地球介质的粘弹性流变特性,采用分段、分层各向异性的动力学反演模式确定鲜水河断层的运动学和介质参数,进行地球物理解释;探讨活动断层及其周围地区三维形变信息的时空分布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评估鲜水河断层发震的危险性。给项目不仅对发展地球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对于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服务需求防震减灾工作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在国际高端杂志发表SCI论文6篇,国内SCI论文2篇,EI论文17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正在和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10人。
在该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就相关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德国地学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相关研究单位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研究,项目组成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保证了该项目高质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