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天高云淡。11月1日-3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土木、建筑、水利工程学部的15位院士,以及我国测绘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院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许厚泽,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刘先林、魏子卿、刘经南、周丰峻、王景全、张祖勋、郑守仁、王家耀、茆智、许其凤和钟登华等。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谢冰玉、中国工程院学部二处高战军处长、中国测绘学会秘书长马赟、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创兵等领导出席。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教授、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主持。
李维森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强国都在抓紧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相关的重大科学工程,不断提高全球信息获取能力,实现大量连续的地球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和分发功能,以解决全球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从而维持各国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优势。我国也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发展我国自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李维森说,各位院士和专家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衷心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利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黄金期,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学术交流,活跃科学思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举荐培育创新型人才,做好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工作,为测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理工大学王景全教授代表中国工程院讲话。他说,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交流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测绘科学技术领域中重大的方向性、前沿性问题的研究,推动水利、土木,建筑与测绘等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促进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激励优秀人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信,充分利用本次高层论坛这一平台,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必将对我国测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青年测绘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代表学校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在我校测绘学科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各位院士、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推动测绘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应用的贡献,希望我校测绘工作者能够借助此次论坛的召开,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为推动我国现代测绘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而继续奋斗。要大力发展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实现测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在为期两天的专题报告中,先后有28位院士、学者以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别阐述了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内容涉及土木、水利、建筑、测绘、地理等学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对中国工程院、中国测绘学会和武汉大学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本次论坛内容分布广泛、信息量之大,实属罕见,各位参会代表的报告从不同的角度,为测绘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方法。预祝测绘科学技术越做越好、越做越强,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测绘学会和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主办,分现代测绘科学技术进展、现代土木水利建筑工程进展及其测绘技术需求、全球环境变化与灾害监测和数字城市与信息化社会四个议题,旨在通过院士专家论坛这一高层平台,汇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广大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交流各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深化对地球空间信息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探讨地球空间信息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学术、工程技术、管理以及政策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是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展示其最新科技成果搭建的技术交流平台,创办于2000年初,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过105场,本次论坛是第106场。
全体代表合影
中国工程院宁津生院士主持大会
国家测绘局李维森副局长讲话
中国工程院王景全院士讲话
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教授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