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总体要求,落实“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10月18日至19日,学院《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组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测绘”)联合召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聚焦“课程体系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核心命题,围绕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数智赋能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旨在探索数智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次研讨会由学院《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组徐亚明教授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及南方测绘郭宝宇等行业专家参与研讨。

课程组负责人邹进贵教授首先从“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逻辑主线切入,系统阐释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他指出,该课程作为测绘类专业的“基石课”,承担着为学生夯实地形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全链条能力的关键使命,其改革既是回应测绘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核心抓手。
黄海兰教授以《AI赋能教育新生态—教学设计创新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题,聚焦“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破解实践教学痛点”展开分享。她结合南方测绘软、硬件在《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中的深度应用,提出“AI驱动、场景筑基、任务牵引”的教学设计框架,为课程实践环节注入“真场景、真数据、真任务”的核心动能,推动学生从“被动操作”向“主动创新”跃升。
南方测绘副总裁郭宝宇以《基于元宇宙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为题,立足行业技术前沿与教育变革需求,系统阐述了元宇宙技术与测绘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并明确南方测绘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以“技术赋能、资源共享、生态共建”为目标,为课程改革提供先进技术支撑与丰富实践资源。
与会人员围绕“产教融合如何真正服务人才培养”进行研讨交流,一致认为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引入真实工程场景与智能化教学资源,既能破解传统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痛点,更能系统性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此次研讨会以“问题导向、需求牵引”为原则,校企双方围绕“数智化技术如何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如何构建‘真场景、真任务、真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与产业前沿的动态对接机制”等热点展开交流,既总结现有改革经验,也针对痛点提出创新路径,为该课程的建设奠定了新的基础。
文字:毛玉霞、罗姿颜
照片:毛玉霞
审核:李星星 胡俊英